『班主任经验交流』忻州二中357班班主任王敏老师
2021年10月21日 16:41:09 访问量:912次
班主任既是学校教育的具体组织者、实施者,教学工作的协调者,更是班集体的培育者。优秀的班主任虽然有着各自不同的教育教学风格,但好的班级管理方式是可以通过相互学习、相互交流的。经验分享与交流可以将个体的力量汇聚成集体的力量,促进大家共同进步。
班主任经验交流既能增进教师间的理解,又能起到分享经验的作用。班主任经验交流会对于提高班级管理的针对性、实效性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。为进一步提升我校班主任专业化管理水平,打造一支管理科学、业务精良的班主任队伍,从本学期开始,忻州二中特推出“班主任经验交流系列活动”。每周日班主任例会时请一名班主任进行工作经验交流,以期在交流中互通有无、取长补短。
在10月17日的班主任例会上,357班班主任王敏老师做了经验交流发言。在轻松的氛围中,王敏老师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,介绍了她在班级管理中的心得,展示了她对教育事业的理解和对学生的热爱。
1.“严爱”优等生。优等生,谁都爱他们。也正因为如此,优等生的缺点往往容易被忽视、被掩盖、被原谅、被袒护。但小的缺点也会造成大的隐患,对这类学生,王敏老师从不迁就他们,时时提醒他们“做学问得先做人”,做一个正直的人、热情的人、向上的人;经常告诫他们优生不单纯是学业要优,更重要的是人品要优、心胸要广、心理要健康。成天被人赞誉的学生,只有在理智深沉的爱之中严格要求,警钟常敲,才能克服自身的弱点,扬起风帆前进。
2.“博爱”中等生。中等生往往是一个班中容易忽略的群体,他们有比较稳定的心理状态,他们既不像优等生那样容易产生优越感,也不像后进生那样容易自暴自弃。他们是班集体的一面镜子,希望得到老师的重视,但又害怕抛头露面,对这类学生,王敏老师总是想方设法调动他们的积极因素,始终如一地尊重、理解、信任他们。
3.“偏爱”后进生。在班级管理中,努力将自己“与人为善”的爱心和班集体“普遍的友爱”倾注给后进生,给他们以更多的关注、更多的投入。在班集体中,王敏老师精心营造一种平等、和谐、友爱的气氛,让学生们体会到集体的温暖和同学间的友谊,让他们感受到自己在班上有一席之地。
王敏老师对班级管理常规工作作出了严格而明确的要求,如对宿舍、早操、课间操、卫生、行为习惯等方面都进行了细化考核,这样做更便于班级日常管理。除此之外,王敏老师还特别注重家校联系,使班级内部的“家校共建”成为常态化,更加有利于学生的管理和教育。
我校将以班主任经验交流会为契机,互学互鉴,共享共进,共同探究班级管理经验,提高班级管理质量,实现忻州二中的新突破,再上我校教育新台阶。校训:崇德尚礼 敦学敏行
校风:臻善臻美 日进日新
教风:仁爱致远 博雅达观
学风:学思践悟 惟真惟实

编辑:忻州二中